通过事件营销来提高产品知名度,传达产品定位和品牌内涵,很多商家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由于经过太多网络炒作的洗礼,网友的分辨力和免疫力已经很高了,在事件营销中植入产品或品牌,一定要设身处地的想到网民的感受。这方面联想红本女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1、分析公关诉求,确定植入理念
“联想红本女”事件的起因,源于2008年初,联想针对年轻女性推出了一款时尚轻薄本——联想IDEAPAD U110。业界都知道,联想的公关公司是蓝标,这个案例的模式也极像既想突破又很保守、极力想控制风险的蓝标所做的。回到主题,对于这款产品,公关策划团队认为其目标有三点:
第一,准确传达联想IDEAPAD U110的产品特性(独特的红色时尚外观;轻巧超薄的机身)。
第二,让消费者了解联想IDEAPAD U110笔记本的产品定位(年轻时尚白领的必备品)。
第三,提高这款产品的销量。
国内领先网络营销公司朝闻通认为,不论新闻炒作,还是事件营销,都要回归“植入理念”这个本质上来。因为这将是判断事件营销效果根本依据。针对该事件,策划团队的目标,是向消费者植入“联想U110是一款轻薄、时尚的笔记本”这个理念。
2、制造热点事件,植入理念
策划团队策划了“偷拍红本女”的事件。
就“偷拍”这个事件而言,未尝不可取。但事件的策划并不是密谋一场偷拍过程,而是摆好了POSE,并大摇大摆的把正脸照显示出来。一看就知是产品炒作。当“偷拍”是一场骗人的炒作之后,它所希望的“传达轻薄、时尚的产品内涵”这一目标还能达到吗?
3、策划引爆点和新闻角度
第一步:搜狐数码公社论坛发布“偷拍”帖。
第二步:搜狐数码频道制作“红本女”专题。
第三步:由网络推手推动点击、跟帖,并引起社会争议。
4、资源整合
整合网络媒体资源,进行推广。
5、案例点评
“红本女”事件是引起了一定争议的,不过这个争议不是社会争议,而是行业争议,争议的人群,局限在营销、公关、策划这个小范围内。争议的主题,是“红本女”炒作事件是成功还是失败。正方认为,该事件是成功的,很多人因此知道了这款本本,并且也跟时尚联系起来;反方则认为,该事件一看就知道是炒作,浏览量和跟帖量大多数是水军“灌”的,缺少网民参与度。
相对于其他笔记本产品推广来说,“红本女”进步了很多。华硕、神舟在推广上网本时都拍摄了大量美女图片,却都波澜不惊。而红本女事件则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不过,这个事件低估了网友的智力,网友一看即知是联想的炒作。孙子兵法云:泄露军机者败也!当这个明显的炒作意图被看出来以后,网友再没有关注的意愿了,只是轻蔑的说:切!炒作!遂不再探究这款笔记本。对于品牌形象来说,也没有丝毫的加分,甚至有些减分。
至于网络点击量,几十万的搜索量,水军操纵就足够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事件网民并不是非常关注。这个炒作对于销量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
事件营销贵在说“事”,明明是植入广告,还说成是偷拍,实在有些骗人的。红本女整天抱着红色笔记本出入各种场合,难道不能装进电脑包吗?
所以,事件营销要做,就要切实去做,做戏也要做全套。要偷拍就装的像一点,最好也联系一些热点话题,比如红本女去夜店,走光等,偷拍的工具也决不能是大炮筒似的单反相机——有这么偷拍的吗?而是针孔相机,同时还有录音。偷拍被发现后,被其男友追打,摔相机,进而向警察报案等。然后网友揭发红本女真实身份等,这样才能称其为一个“事件”。
朝闻通策划部总监江超在谈到事件营销时曾指出,随着各种炒作的目不暇接,网民的免疫力正在迅速提升。广告始祖奥格威说:网民千万不要把消费者当成傻子。这句话对事件营销也同样适用。公关策划人千万不要再把网民和读者当傻子,否则会被市场彻底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