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报告》对上半年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做了一番盘点,其中面向个人投资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一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互联网理财的用户渗透率已经接近70%,以近9亿的国内互联网用户基数计算,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网络理财工具及平台的用户超过6亿;二是,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对网络理财的年化收益预期处在5%-15%的区间,综合互联网金融所包括的基金、众筹、以及去年动辄超过20%的P2P,这样的投资预期已经回归理性。以国内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对接融资租赁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拾财贷近期的增长数据来看,7-8月总的用户量增长近30%,其8%-12%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受到用户青睐创造了单日超亿元交易额的新纪录,充分印证了互联网金融用户渗透率提升,用户投资预期更为合理的大趋势,而这种变化既是“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的利好,也是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基。
国内一家老牌互联网金融企业遭遇到亿元规模坏账风险的新闻,在过去的一周占据了不少媒体的头条,也让更多人开始审视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至今潜在的诸多问题。如果将时钟倒退回一年半两年前,7%的余额宝曾因其“超高”的收益和使用的便捷,让最早一批投入网络理财的用户受益匪浅,20%甚至30%的超高P2P投资收益,在让一批第一个吃螃蟹的投资者承受“人财两空”的悲剧结果的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成就了另一批第一个吃螃蟹的投资者的盆满钵满,行业的疯狂、资本的疯狂,重要的是用户的疯狂,导致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从最基本的经济学角度讲,需求决定供给,用户的基数、特殊性以及背离客观的需求,恰是放开了野马的缰绳,纵容了企业的无良,加之政策和市场层面监管的尚不完善,制造了人人念兹在兹的种种乱象。
随着市场的发展、用户基数的增长和用户群体的成熟,特别是行业监管的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在今年下半年真正迎来了在一个更加洁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的条件,也使得像拾财贷这样基于优质资产、完善风控和稳健合理投资收益的“互联网+融资租赁”理财平台走入更多投资者的视野,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
有不少专家在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运作规律的时候曾指出,身处对接资金端和资产端桥梁角色的网贷企业,在整体的用户基数尚显不足的时候,吸引资金吸引用户是首要任务,因此就产生了背离客观的超高收益率,以及经过粉饰但实际隐患重重的风控机制,能抢得来本就不多的用户但扛不住风险爆发的关张跑路。这种听起来有点儿宿命感觉的分析总结,在市场环境经历拐点发生重要质变的情况下,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而包括拾财贷这种“互联网+融资租赁”的代表,以及为数不少的对接资金端和其它各类资产端的网贷企业,凭借自身的行业资源、运营经验、风控机制,特别是理性的增长模式,俨然成为这一波市场质变过程中的中流砥柱。
以拾财贷为例,其于去年初上线,运营12个月达到5.5万用户和5万多笔交易,随着平台的持续稳健发展,特别是今年初推出国内首个“互联网+融资租赁”活期赚产品,进一步打通用户投资与融资租赁的资金需求,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已累计成交40万笔,交易规模超60亿。其基于政府大力倡导推进发展融资租赁的大环境,立足平均坏账率低于银行借贷的优质融资租赁资产,伴随整个互联网理财用户群的逐步成熟,更以迄今保持的零坏账零逾期的记录创造持久的口碑,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步骤,而不是追求爆发性的增长甚至是华而不实的昙花一现。
互联网金融核心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则永远是专业和操守。对于越来越多涌进互联网理财大门的用户来说,不管数据多么好看、技术多么先进,也不论是新生代的“互联网+融资租赁”模式,还是老相识的基金代售、众筹和各式各样的网贷模式,用理性需求来判断,关注发展历史、专业和操守,就一定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安全可靠的理财工具和理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