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之后,除了房地产行业自身面临转型,整个中国经济也在面临着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型,政府希望未来在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中,能够让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作为过去十年受益最大的银行,也同样面临转型,此前以购房为抵押物发放购房贷款的业务正在面临着增长萎缩的困境,因此,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将业务拓展的重心投入到消费贷款上,虽然这些贷款的金额比不上房贷,但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银行的这些业务政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所说的那样:“汇小溪成大河。”
作为房地产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家装业目前同样面临转型的困境,传统的家装业务已经无法支撑各家公司继续发展,但是像东易日盛这样顺势转向到互联网金融上的,还为数不多,那么,东易日盛未来又如何能够从商业银行盘中分得一杯羹呢?
消费信贷蛋糕巨大
8月26日,在宣布降准降息的同时,央行正式放开对各大商业银行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对于今年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银行利率市场化,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也只差临门最后一脚。
在呼吁了多年之后,银行利率市场化最终得以放行,而在其背后,是银行在存贷款市场竞争中日趋成熟,特别是银行在放贷业务上,已经逐步走出了原有的束缚,将业务重心从投资领域向消费领域倾斜。
在房地产领域,相比于房地产商的开发贷款,购房者申请的购房贷款长期以来一直都是银行的优质贷款项目,除了拥有固定的所购房产产权作为抵押物之外,更重要的是购房者往往都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薪酬收入,能够确保按时偿还房贷。
事实上,不仅仅是对于银行,在多数金融机构眼中,购房者都属于优质客户群体,这些客户群体除了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之外,还有着极强的消费和投资理财需求,因此,包括银行理财、基金证券、私募信托,都不惜余力的开发这一客户市场。
很多购房者发现,在他们完成了购房之后,银行系统甚至会自动升级他们的信用卡可透支额度。
其实,除了通过信用卡占据这些高净值客户的小额消费之外,针对于这些年轻消费群在购房之后所进行的装修、结婚、购车、旅游、教育等消费需求,银行也推出了相应的信贷消费产品,而这些消费信贷几乎都不需要质押物,同时房贷速度也较快。
在购房者的上述消费需求当中,装修说需要的费用较高,对此,银行也推出了再贷款业务,也就是在现有房屋按揭贷款的基础之上,按照现有每月还贷金额乘以相应额度发放贷款,当然,这笔贷款的利息也相对较高,一般都会在现有贷款标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30%左右,而且,这些贷款的最长贷款时限不超过3年。
对于消费信贷这一蛋糕,目前京东等一大批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开始介入,他们借助于消费者在电商购物平台上的消费数据来分析判断其还贷能力,以此来切入小额消费信贷领域,而对于一些大额的消费信贷业务,他们目前还无法掌握相关数据,因此只能将其链接至银行信贷系统。
家装公司尽揽优质客户
从今年年初探听到东易日盛有意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之后,各家投资机构就对公司给予极度关注,作为国内第一家登录资本市场的家装公司,东易日盛未来如何借助上市公司平台,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布局新兴产业,突破现有传统家装产业的发展瓶颈,将决定公司未来的投资价值。
事实上,东易日盛并不是第一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切入消费信贷业务的公司,此前,一大批家装建材类互联网平台公司都已经寻求参股投资互联网金融公司,以期未来能够将金融服务导入现有平台。
在和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竞争上,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尽管在资金成本上并不占优,但是他们却可以在放贷时间上实现和银行的竞争,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最快的房贷时间只有一天左右。
相比于纯线上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东易日盛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庞大的线下实体渠道,这些渠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根据券商行业分析师的预测,目前公司每年通过直营和加盟模式服务的装修客户接近2万户,这些客户都有贷款和理财的需求,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积极参与者。
“公司投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未来通过线下装修公司可以掌握业主家庭更多的数据,可以比银行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利率,更简单的方式发放贷款。”申银万国证券行业分析师陆玲玲认为。
基于目前装修客户在申请到银行装修贷款后,必须要分期偿还银行贷款的模式,行业内人士认为,家装行业的金融服务首先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将大额的装修费用分期为小额偿还贷款,这种服务将减少装修客户在银行贷款上的繁琐,因此也更具有操作意义。东易日盛也成立了相关的易日升金融公司(www.yirisheng.com.cn,联系电话:4008556545),提供装修贷款服务,全方位为客户提供各项服务。
而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业务盈利并不是首要目的,而是能够通过现有业务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通过深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客户的粘性。
“客户做了装修贷以后,继续在这个平台上贷款手续就更简单,利率也可能更低,公司通过分析掌握的业主数据,可以针对他的需求提供更多定制化服务,就把原来一次性的装修服务变成了可以与业主持续互动的服务,将用户黏在公司平台上,为家庭全生命周期的消费提供服务。”陆玲玲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