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價格屠夫」之稱的朝聞通本月初再度揮「屠刀」,宣布本月底將在全國市場推出價格為98000元的年度軟文發布服務,號稱是「史上最便宜」。從市場營銷學觀點來看,這僅是一種「行為藝術」,做秀成分多一點,也有點矯情。但從商業角度看,意義就不同凡響,這是向同行炫耀實力,宣示一種破釜沈舟的意念,以超低價搶占公關軟文營銷市場份額。
長久以來,在公關行業,營銷總以花錢的多少論好壞,以為價昂等於高端,價廉等於低端。而第wom-monitor網絡口碑監測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國內企業的公關費用平均價格為10萬元,而國內市場平均公關費用動輒卻達百萬元以上,顯然虛高。很顯然,公關軟文營銷的利潤有大幅壓縮的空間。這就不能不佩服朝聞通,這一「刀」砸下去,有其深邃的戰略眼光和決戰市場的雄心。朝聞通希望通過營銷服務的升級引發更深層次的產業升級。
從市場需求來說,我國近年陸續進入品牌創建的高峰,預計每年有10萬新品牌走進消費者,消費者更傾向於品牌消費,提升品牌價值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那麽2013年是更新的最佳時間段。正是抓住公關廣告市場的戰略機遇期,朝聞通這次重拳出擊,有意挑起價格戰,試圖既捕捉市場,又遏製同行,一箭雙雕。
但朝聞通的競爭對手對此卻不以為然,有的甚至嗤之以鼻。某國內知名公關公司評價或許是較有代表性的:「在公關廣告行業,公關中的軟文營銷是最復雜的營銷手段,我認為98000元的公關軟文發稿服務有炒作之嫌,如果公關公司都賣到這樣一個價格,我想不是我先死,很有可能是先弄這個的企業死掉。」擔心中也摻雜著譏諷。
十年前,朝聞通由一家廣告公司的工作室切入公關行業,在其客戶大量積累後、自覺羽毛豐滿之時,突然間揮舞起價格屠刀,把曾經百萬的公關服務費拉到了十萬元的價格低價,將國內同行殺得片甲不留,還把外企類似的新聞發稿公司逐出了中國公關市場。談起當年的「價格屠夫」朝聞通,至今公關行業人士還心有余悸。
十多年後,市場格局、環境已大變,朝聞通故伎重演?
先得承認,98000元超軟文發稿對整個公關廣告營銷市場的「破壞性」確實不可低估。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大量的中小企業的客戶積累是打價格戰的前提。但是,低價只是沖擊公關廣告市場的一種手段,並不能成為企業客戶選擇購買的決定因素,價廉還要物美,在品質上要有保證。營銷價值取向不同,對公關服務品質的理解也不同,就看消費者對品質的解讀角度了。從這個意義上,低廉的價格只能蠶食一部分公關市場。 在公關廣告市場,朝聞通再次推出低價的市場營銷策略,或許可能有利於其打開一個新的市場,但很難對整個公關廣告市場格局形成沖擊。畢竟眼下的公關廣告市場已不像十幾年前朝聞通靠低價就能擠走其他品牌的時候了,大浪淘沙後留下的企業,都有看門的獨門秘器,不是想擠走就能擠走的。
況且,企業對朝聞通的品牌認可度還不太高,越來越挑剔的企業客戶不僅關註價格,更關註服務質量和媒介能力。究竟被朝聞通形容為「燒鵝味道,豆腐價格」的98000元軟文發布價格戰能有多少勝算,且讓我們拭目以待。